快速購票

    老子(道德經(jīng))——學(xué)悟有得(第八章)
    老子(道德經(jīng))——學(xué)悟有得(第八章)
    發(fā)表日期:2020/3/2 10:05:54 閱讀數(shù):506 

    老子(道德經(jīng))——學(xué)悟有得(第八章)

    【原文】上善①若水。水善利萬物而不爭,處眾人之所惡,故幾②于道。居善地,心善淵③,與善人④,言善信,政善治⑤,事善能,動善時。夫唯不爭,故無尤⑥。

    【注解】
    ①上善:大德。
    ②幾:接近,幾于道:接近于“道”。
    ③淵:深沉,深邃。此處意為:大度。
    ④與:給予。與善人:樂于奉獻(xiàn),善于助人。此句在其他版本中多為“與善仁。”“仁”應(yīng)為誤編。因它與老子道德觀的主題不相符。第79章中有“天道無親,常與善人!惫蚀颂帒(yīng)為“與善人!
    ⑤政善治:通行古本為“正善治”、“正”、“政”古代相通。都是指為政。
    ⑥尤:過失。

    【譯文】具有崇高美德的人像水一樣。水滋養(yǎng)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,居于人類所厭棄之地,因此,水的行為最接近于道。居住要善于選擇合適之地,心地要善良大度,交往要樂于助人,說話要真誠守信,為政要善于治理,辦事要精明能干,行動要善于把握時機(jī)。正因?yàn)椴慌c萬物爭奪,所以就不會有過失。 
    【學(xué)悟有得】
    本章繼續(xù)論述修身之道。老子借頌揚(yáng)“水德”以論及“人德”,運(yùn)用以水喻人的間接方式來勸導(dǎo)人們要“去除妄為”,“謙下不爭。”
    在老子看來有道之人就要像水一樣。水至少有三種崇高的“品德”:一是滋潤萬物,給予萬物帶來利益,維持萬物的生長與生命;二是不與萬物爭名爭利,毫無所求,樂于奉獻(xiàn);三是“謙下低調(diào)”,總是處于低下而人們往往比較厭惡的地方。因此,老子認(rèn)為水的“品德”最接近于“道”的精神,于是用“七善”來勸導(dǎo)人們?yōu)槿颂幨阑蛑螄舶睢?/span>
    第一,善居地。居住要選擇安全有保障,生活方便之地。同時,要學(xué)會善處卑下之地位,為人處世“謙下不爭”。
    第二,善包容。要有寬闊之胸懷,虛懷若谷,像大淵一樣深邃、闊廣。能理解人、謙讓人、包容人。
    第三,善助人。老子認(rèn)為,為人處世,僅僅能謙下不爭,包容大度還不夠,還應(yīng)該善于交往,助人為樂,樂善好施,回報社會。
    第四,善守信。言而有信,誠實(shí)守信乃為人之本。人無信而不立,企無信而不興,國無信而不強(qiáng)。
    第五,善施政。老子認(rèn)為,要建立公正的社會,必須要有清廉無為的政府,因?yàn)橹挥星逭疂,無為而治的人,才能治理好國家。
    第六,善處事。一個人不僅自己辦事要精明能干,竭盡全力,發(fā)揮自己的才能,同時,還要能充分利用他人的特長和才能。人善其才,物善其用。
    第七,善擇時。老子在強(qiáng)調(diào)了上述“六善”之后,認(rèn)為最重要的一個方面,就是要“選擇好時機(jī)”,不管“說話”、“做事”,或?yàn)槿颂幨阑蛑螄舶疃家耙姍C(jī)行事”、“順應(yīng)天時”,一切舉措都要“適合時宜”。
    老子認(rèn)為,有道之人是具備“水德”的。只有與世無爭,謙下為人,處無為之事,行不言之教,才會沒有過失。

     

    湖南省交通運(yùn)輸廳 | 湖南省道路運(yùn)輸管理局 | 株洲市政府門戶網(wǎng)站 | 株洲市道路運(yùn)輸管理處 | 株洲市交通運(yùn)輸局 | 株洲傳媒網(wǎng) | 株洲新聞網(wǎng)

    版權(quán)所有:湘運(yùn)集團(tuán)有限責(zé)任公司  Copyright 2016 by http://m.lenteraoutdoor.com  all rights reserved 【法律聲明

    地址: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區(qū)湘運(yùn)路93號

    電話:0731-28412275、28422050  【湘ICP備2023017290】

   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观看,国产精品色色日本,国产亚洲精品福利片,在线观看无码A网站永久